我的购物车 0

卡博替尼Cabozantinib:从肾癌到肝癌的广谱抗癌机制与MET抑制核心作用

  卡博替尼(Cabozantinib)作为第三代多靶点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凭借其独特的分子设计,在肾癌、肝癌等实体瘤治疗中展现出广谱抗癌潜力。其核心作用机制围绕MET、VEGFR2、RET等9个关键靶点展开,通过“多通路阻断”策略实现肿瘤生长、转移与血管生成的立体化抑制。

  MET通路:肿瘤侵袭的“刹车器”

  MET基因异常激活(如扩增或过表达)是驱动肿瘤转移的核心机制。卡博替尼通过不可逆结合MET激酶结构域,阻断其下游信号传导,有效抑制癌细胞迁移、侵袭及上皮间质转化(EMT)。在肾癌骨转移患者中,卡博替尼可降低68%的骨扫描病灶进展风险,其机制与MET抑制导致的破骨细胞活性下降密切相关。

  VEGFR2:切断肿瘤“营养动脉”

  VEGFR2是肿瘤血管生成的核心受体。卡博替尼对VEGFR2的抑制强度达0.035nM级别,可显著减少肿瘤血供,使血管正常化。这一特性不仅直接抑制肿瘤生长,还能增强化疗或免疫药物的渗透效率。在肝癌治疗中,卡博替尼联合PD-1抑制剂的方案中,客观缓解率较单药提升30%,部分归因于血管正常化改善的免疫微环境。

  RET与AXL:破解耐药困局

  RET基因突变(如甲状腺髓样癌)和AXL通路激活是肿瘤耐药的重要原因。卡博替尼对RET的抑制作用使其成为甲状腺髓样癌的首选靶向药,而AXL抑制则可延缓EGFR-TKI耐药的发生。在肝癌二线治疗中,卡博替尼对索拉非尼耐药患者的疾病控制率达66%,凸显其多靶点协同优势。

  临床价值:从后线挽救到一线标准

  在肾癌领域,卡博替尼联合纳武利尤单抗的一线方案使中位无进展生存期延长至16.6个月,总生存期突破3年,成为首个挑战舒尼替尼地位的联合疗法。在肝癌领域,其针对AFP≥400 ng/mL高侵袭性亚型患者的生存获益更显著,提示MET/VEGFR双通路抑制对恶性程度高的肿瘤更具针对性。

  卡博替尼仿制药LuciCaboz近期也获老挝卫生部批准上市,卡博替尼仿制药较多,价格不等,如需购买,可登录www.ingpharma.com印度全球药房唯一官方中文网站,支持银行线下转账及中国支付宝扫码付款,所有药品由印度药房或药厂直接发货邮寄到客户手中,并提供发票,从源头上杜绝伪劣产品。

微信号:ingpharma2 (长按可复制)
上一篇:阿普斯特Apremilast治疗银屑病与白塞病的免疫调节机制 下一篇:布格替尼Brigatinib对ALK耐药突变(如G1202R)的高效性与CNS穿透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