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文章
特泊替尼作为全球首个获批的高选择性MET抑制剂,已通过VISION系列研究证实其在METex14跳跃突变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的显著疗效。然而,长期用药的安全性,尤其是水肿与肝功能异常的管理,仍是临床实践中的关键挑战。
水肿:剂量依赖性与可逆性特征
VISION研究的长期随访数据显示,特泊替尼治疗相关水肿发生率高达38.8%-47.6%,其中外周水肿占主导地位。日本上市后监测(PMS)研究纳入147例患者,中位治疗时间7.6个月,结果显示47.6%患者出现液体潴留,3级及以上水肿发生率为6.5%。值得注意的是,水肿多发生于治疗早期,且具有剂量依赖性:INSIGHT研究中,特泊替尼联合吉非替尼组因淀粉酶/脂肪酶升高需剂量调整的比例达33.3%,但通过利尿剂治疗或剂量减半(从500mg/d降至250mg/d)后,90%患者症状可缓解并继续治疗。
肝功能异常:以转氨酶升高为主
特泊替尼的肝毒性表现为无症状性转氨酶升高,日本PMS研究显示13.6%患者出现肝功能异常,3级及以上事件占3.2%。VISION研究中,亚洲患者群体(n=106)的肝功能异常发生率为12.3%,其中3级及以上占2.8%。机制上,特泊替尼通过抑制MET信号通路影响肝细胞代谢,但严重肝损伤罕见。INSIGHT 2研究纳入128例MET扩增患者,特泊替尼联合奥希替尼组ALT/AST升高的3级及以上发生率为3.2%,且未报告药物性肝衰竭病例。
长期安全性管理策略
基线评估:治疗前需检测肝功能(ALT/AST/胆红素)、电解质(血钾/镁)及肾功能(血肌酐),排除基线ILD活动期患者。
动态监测:前3个月每2周检测肝功能及电解质,之后每月1次;水肿患者需监测体重及尿量,必要时行心脏超声排除心源性因素。
剂量调整:3级水肿或肝功能异常时暂停用药,待恢复至≤1级后以减半剂量重启;若反复发生,需永久停药。
患者教育:指导患者识别水肿(如肢体肿胀、体重骤增)及黄疸症状,强调及时就医的重要性。
Tepotinib仿制药已在老挝上市,老挝东盟制药已成功仿制Teponi,如需购买,可登录印度全球药房中文官网:www.ingpharma.com下单。www.ingpharma.com是印度全球药房的唯一官方中文网站,若有任何疑问,请咨询ING药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