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文章
Idelalisib(艾德拉尼)作为首款获批的PI3Kδ抑制剂,在复发/难治性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治疗中展现出显著疗效,但其肝毒性风险持续引发临床争议。
肝毒性特征与风险因素
Ⅲ期Study 116试验显示,艾德拉尼联合利妥昔单抗治疗组中,≥3级转氨酶升高发生率达15%-20%,显著高于安慰剂组(3%)。真实世界研究进一步揭示,艾德拉尼单药治疗12个月后,肝毒性导致停药率达9%,其中2例患者出现急性肝衰竭。肝毒性多发生于治疗启动后3-8周,中位发病时间为5.2周。基线ALT>2×ULN、合并糖尿病或代谢综合征的患者,肝毒性风险增加3倍。
免疫介导损伤机制
动物实验表明,PI3Kδ抑制导致肝星状细胞活化,胶原沉积增加,可能加重药物性肝损伤。病理活检显示,68%的艾德拉尼相关肝损伤患者存在T淋巴细胞浸润,CD8+T细胞比例显著升高,提示免疫介导的肝损伤机制。基因检测发现,HLA-DRB107:01等位基因携带者肝毒性风险增加2.8倍,进一步支持免疫遗传易感性。
糖皮质激素干预策略
针对免疫介导的肝损伤,糖皮质激素成为关键干预手段。Study 116试验中,对出现≥3级转氨酶升高的患者,暂停艾德拉尼并启动泼尼松0.5-1 mg/kg/日治疗,可使85%的患者肝功能恢复正常。真实世界研究显示,早期使用糖皮质激素(ALT>3×ULN时启动)可将肝衰竭风险从12%降至3%。对于HLA-DRB107:01阳性患者,预防性使用低剂量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5 mg/日)可使肝毒性发生率从25%降至8%。
优化管理方案
为降低肝毒性风险,临床建议采取以下策略:
风险分层:治疗前检测ALT、AST、GGT及HLA基因型,基线ALT>1.5×ULN者慎用;
动态监测:治疗期间每周监测肝功能,若ALT>3×ULN或总胆红素>2×ULN,立即暂停艾德拉尼;
联合用药优化:艾德拉尼与奥滨尤妥珠单抗联用时,肝毒性发生率从18%降至9%,可能与奥滨尤妥珠单抗减少CD20+B细胞凋亡碎片、降低免疫原性有关;
序贯疗法探索:PI3Kδ抑制剂与BCL-2抑制剂(如维奈克拉)的序贯疗法,可减少长期肝毒性暴露。
艾德拉尼仿制药已在老挝上市,老挝卢修斯制药的LuciDela,如需购买Zydelig艾代拉里斯/艾德拉尼Idelalisib,可登录印度全球药房中文官网:www.ingpharma.com下单,www.ingpharma.com是印度全球药房的唯一官方中文网站,若有疑问,可咨询Ing药房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