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购物车 0

仑伐替尼 vs. 索拉非尼:肝癌一线治疗PFS优势显著,但高血压风险更高

  在晚期肝细胞癌(HCC)的一线治疗中,仑伐替尼与索拉非尼的对比研究已成为临床决策的重要依据。两项关键Ⅲ期试验(REFLECT与SHARP)的数据揭示了两者在疗效与安全性上的显著差异,为患者选择提供了科学依据。

  疗效对比:PFS优势显著,ORR提升3倍

  REFLECT试验显示,仑伐替尼组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达7.3个月,较索拉非尼组的3.6个月延长近一倍(HR=0.64,95%CI 0.55-0.75)。这一优势在亚组分析中更为突出:中国患者群体中,仑伐替尼的中位总生存期(OS)达15.0个月,较索拉非尼组的10.2个月降低50%死亡风险。客观缓解率(ORR)方面,仑伐替尼以40.6%显著优于索拉非尼的12.4%,意味着更多患者可实现肿瘤缩小。

  真实世界研究进一步验证了临床试验结果。日本15家医院回顾性分析131例患者发现,仑伐替尼一线治疗的ORR达40.4%,疾病控制率83.7%,与REFLECT试验数据高度一致。甚至在索拉非尼耐药后的二线治疗中,仑伐替尼仍能取得41.3%的ORR,提示其跨线治疗潜力。

  安全性差异:高血压风险需重点管理

  尽管仑伐替尼疗效显著,但其高血压发生率(75%)显著高于索拉非尼(30%)。REFLECT试验中,仑伐替尼组3级及以上高血压发生率达24%,而索拉非尼组仅14%。其他常见不良反应包括蛋白尿(31% vs. 12%)、乏力(30% vs. 22%)和食欲下降(27% vs. 18%),但腹泻发生率(39% vs. 55%)和手足综合征(27% vs. 30%)低于索拉非尼。

  血压管理是仑伐替尼治疗的关键。临床建议:

  基线评估:治疗前检测血压、尿蛋白及肾功能;

  监测频率:前2个月每2周监测血压,之后每月复查;

  干预阈值:收缩压≥140 mmHg或舒张压≥90 mmHg时启动降压治疗,优先选择ACEI/ARB类药物;

  剂量调整:3级高血压需暂停用药,待血压控制至≤1级后恢复原剂量或减量。

  仑伐替尼仿制药已上市,孟加拉珠峰制药LENVAXEN、印度NATCO制药LENVAT、孟加拉碧康制药LENVANIX、老挝东盟制药LYVIONI、老挝第二药厂PHOLENVA、孟加拉耀品国际LANIB等,如需购买仑伐替尼仿制药,可登录www.ingpharma.com印度全球药房唯一官方中文网站。

微信号:ingpharma2 (长按可复制)
上一篇:仑伐替尼Lenvatinib剂量个体化:体重<60kg患者8mg vs. ≥60kg患者12mg 下一篇:拉罗替尼Larotrectinib肝毒性管理:ALT/AST升高患者是否需永久停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