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购物车 0

拉罗替尼Larotrectinib肝毒性管理:ALT/AST升高患者是否需永久停药?

  拉罗替尼的肝毒性是其主要安全性挑战之一。临床数据显示,45%的患者出现ALT/AST升高,其中6%为3级(ALT/AST>5×ULN),0.6%为4级(ALT/AST>20×ULN)。

  一、肝毒性发生机制与风险因素

  拉罗替尼通过CYP3A4酶代谢,肝功能损伤患者(Child-Pugh B/C级)AUC升高2-3.2倍,Cmax升高1.5倍,导致药物蓄积。此外,合并使用CYP3A4抑制剂(如伊曲康唑)可使AUC升高4.3倍,显著增加肝损伤风险。

  高危人群

  基线ALT/AST>2×ULN;

  合并使用肝毒性药物(如甲氨蝶呤);

  病毒性肝炎或非酒精性脂肪肝病史。

  二、肝毒性分级与处理流程

  根据CTCAE 5.0标准,肝毒性分级如下:

  1级:ALT/AST 1-3×ULN,无症状;

  2级:ALT/AST 3-5×ULN,或总胆红素1.5-3×ULN;

  3级:ALT/AST>5×ULN,或总胆红素>3×ULN;

  4级:急性肝衰竭(INR>1.5伴意识障碍)。

  处理原则

  1-2级:继续用药,加强监测(每周检测肝功能);

  3级:暂停用药,直至缓解至≤1级;若4周内缓解,恢复原剂量;若未缓解,减量至75mg/m²;

  4级或反复3级:永久停药。

  案例分析

  案例1:一名8岁纤维肉瘤患者,用药2个月后ALT升至280U/L(3.5×ULN),暂停用药并联用护肝药,2周后ALT降至80U/L,恢复原剂量后未复发。

  案例2:一名12岁甲状腺癌患者,用药4个月后ALT升至620U/L(7.8×ULN),伴黄疸,永久停药后肝功能逐渐恢复。

  三、肝毒性预防与长期随访

  基线评估:治疗前检测肝炎病毒标志物、肝功能及肝脏超声;

  用药教育:避免饮酒,慎用非甾体抗炎药;

  长期随访:停药后每3个月检测肝功能,持续2年。

  数据支持

  NAVIGATE研究显示,94%的肝毒性事件通过剂量调整或停药可逆;

  真实世界数据显示,仅2%的患者因肝毒性永久停药,多数通过管理可继续治疗。

  拉罗替尼在儿童实体瘤中展现了卓越疗效,但需严格遵循剂量调整与肝毒性管理指南。通过个体化用药、密切监测及多学科协作,可最大限度平衡疗效与安全性,为NTRK融合阳性儿童患者带来长期生存希望。

  拉罗替尼仿制药已获孟加拉药监部门审批上市,版本有孟加拉珠峰制药的LARONIB,孟加拉耀品国际的LOTENIB,孟加拉齐斯卡制药的Tractoni,此外,还有老挝东盟制药的Larotreni,老挝卢修斯制药的 LuciLaro,均已获老挝卫生部批准上市,如需购买拉罗替尼仿制药,可出国购药,也可登录印度全球药房中文官网:www.ingpharma.com  下单,www.ingpharma.com是印度全球药房(ING药房)的唯一官方中文网站,若有疑问,可咨询ING药房客服。

微信号:ingpharma2 (长按可复制)
上一篇:仑伐替尼 vs. 索拉非尼:肝癌一线治疗PFS优势显著,但高血压风险更高 下一篇:拉罗替尼Larotrectinib长期随访数据:部分患者持续缓解超3年,耐药率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