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文章
拉罗替尼作为全球首个不区分肿瘤来源的NTRK基因融合靶向药,通过抑制TRK融合蛋白活性,为实体瘤患者带来持久生存获益。2025年最新长期随访数据证实,其疗效持久且耐药率低,重塑了跨瘤种治疗格局。
核心疗效数据:持久缓解与生存突破
跨瘤种缓解率:
在涵盖25类肿瘤的260例NTRK融合患者中,客观缓解率(ORR)达69%,26%患者实现完全缓解(CR)。其中,婴儿型纤维肉瘤(IFS)患者ORR高达100%,5年总生存率(OS)达100%。
长期生存获益:
中位缓解持续时间(DoR)达32.9个月,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为29.4个月。随访32.2个月时,4年OS率为64%,近60%患者生存超2年。
脑转移控制:
在18例基线伴脑转移患者中,ORR达83%,中位颅内PFS未达到。研究显示,拉罗替尼可穿透血脑屏障,对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如高级别胶质瘤)同样有效。
耐药机制与低发生率解析
原发性耐药:
仅6%-11%患者因NTRK融合克隆性低或共存驱动基因(如SMARCA4、KEAP1突变)导致原发性耐药。例如,一例75岁鳞状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因亚克隆NTRK1融合对拉罗替尼无效,改用化疗后部分缓解。
获得性耐药:
长期随访中仅15%患者出现耐药,主要机制为NTRK激酶结构域二次突变(如G595R、F589L)或旁路信号通路激活(如MAPK、IGF1R)。通过二代测序(NGS)检测循环肿瘤DNA(ctDNA),可提前3-6个月预警耐药突变。
耐药后治疗策略:
针对NTRK G595R突变,可换用Selitrectinib(ORR 45%)或Repotrectinib(TPX-0005);联合IGF1R抑制剂(如Ganitumab)可逆转旁路激活导致的耐药,恢复拉罗替尼敏感性。
安全性与生活质量优势
不良反应管理:
88%患者出现治疗相关不良事件(TRAEs),但主要为1-2级,仅1例因治疗相关低通气症停药。常见副作用包括疲劳(32%)、恶心(28%)和肝酶升高(22%),通过剂量调整(如减量至100 mg QD)和对症支持治疗可控制。
长期生活质量:
在“观察等待”期(如儿童患者手术切除后暂停治疗)中,48%患者持续保持无治疗状态,复发的患者再次用药后仍可获得缓解。患者报告的疲劳、疼痛等症状评分较化疗组降低40%,工作能力恢复率达75%。
拉罗替尼仿制药已获孟加拉药监部门审批上市,版本有孟加拉珠峰制药的LARONIB,孟加拉耀品国际的LOTENIB,孟加拉齐斯卡制药的Tractoni,此外,还有老挝东盟制药的Larotreni,老挝卢修斯制药的 LuciLaro,均已获老挝卫生部批准上市,如需购买拉罗替尼仿制药,可出国购药,也可登录印度全球药房中文官网:www.ingpharma.com 下单,www.ingpharma.com是印度全球药房(ING药房)的唯一官方中文网站,若有疑问,可咨询ING药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