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文章
多发性骨髓瘤(MM)作为血液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尽管近年来靶向药物和免疫疗法显著改善了患者预后,但复发/难治性(R/R)MM仍面临治疗选择有限、生存期短等挑战。塞利尼索作为全球首个口服选择性核输出蛋白抑制剂(SINE),通过抑制核输出蛋白1(XPO1)阻断肿瘤抑制蛋白(如p53、IκB)的核外流,诱导癌细胞凋亡。在难治性MM治疗中,每周两次80mg的给药方案展现出显著生存获益,成为突破性治疗策略。
STORM研究:五重难治患者的生存突破
STORM研究纳入122例既往接受过中位7线治疗(包括蛋白酶体抑制剂、免疫调节剂、抗CD38单抗等)的五重难治MM患者,采用塞利尼索80mg每周两次联合地塞米松20mg的方案治疗。结果显示:
客观缓解率(ORR)达26%,其中2例患者实现完全缓解(CR),39%患者疾病稳定或轻微缓解;
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为3.7个月,中位总生存期(OS)为8.6个月;
亚组分析:高危细胞遗传学异常(如del17p、t(4;14))患者ORR为24%,与整体人群无显著差异,提示疗效不受传统高危因素限制。
该研究首次证明,塞利尼索可为既往接受过所有标准治疗且耐药的患者提供生存获益,成为五重难治MM的新基准。
STOMP研究:低剂量方案的优化探索
针对STORM研究中高剂量(160mg/周)导致的疲乏、恶心等非血液学毒性,STOMP研究探索了低剂量塞利尼索的疗效与安全性。在塞利尼索60mg每周一次联合泊马度胺4mg/d和地塞米松40mg/周的方案中:
ORR达55%,其中30%患者达到≥非常好的部分缓解(VGPR);
中位PFS未成熟,但1年PFS率预计超过60%;
安全性显著改善:3-4级血小板减少发生率从STORM研究的59%降至25%,恶心发生率从82%降至40%,且通过剂量调整和支持治疗可控制。
这一结果支持低剂量塞利尼索作为联合治疗的核心药物,兼顾疗效与耐受性。
真实世界数据:扩展至高危和髓外病变人群
真实世界研究中,塞利尼索在特定难治人群中进一步验证了生存获益:
高危细胞遗传学患者:在意大利262例RRMM患者的回顾性分析中,塞利尼索联合方案使高危患者(如del17p、t(4;14))的ORR达68%,中位PFS为12.3个月,显著优于历史对照;
髓外病变(EMD)患者:一例伴眼眶和鼻咽顶部髓外浆细胞瘤的RRMM患者,接受塞利尼索60mg每周一次联合卡非佐米和泊马度胺治疗后,达到严格完全缓解(sCR),且髓外病灶完全消失,提示塞利尼索对EMD的穿透性和疗效。
塞利尼索SELINEXOR仿制药已在老挝上市,老挝卢修斯制药的LuciSelin,老挝大熊制药的塞利尼索仿制药SALLYDX,如需购买,可登录印度全球药房中文官网:www.ingpharma.com 下单,www.ingpharma.com是印度全球药房(ING药房)的唯一官方中文网站,若有疑问,可咨询ING药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