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文章
由于铂类和紫杉烷化疗后可用的治疗选择有限且无效,晚期和复发性子宫内膜癌仍然是一个难以治疗的诊断。微卫星稳定 (MSS) 或错配修复熟练 (pMMR)
的患者在有效治疗较少的情况下,预后甚至更差。幸运的是,最近的 Ib/II 期和 III
期试验表明,与目前使用的疗法相比,帕博利珠单抗pembrolizumab和仑伐替尼lenvatinib的组合可改善 ORR、PFS 和 OS。
帕博利珠单抗和仑伐替尼联合治疗晚期和复发性子宫内膜癌的疗效、安全性和耐受性的数据。
KEYNOTE-146试验:
这是一项Ⅰb/Ⅱ期研究,评估了仑伐替尼联合帕博利珠单抗在既往治疗的晚期子宫内膜癌患者中的疗效。
数据截止日期为2020年8月18日,中位随访时间为34.7个月。
客观缓解率(ORR)为39.8%,其中8.3%的患者获得完全缓解,31.5%获得部分缓解。
中位缓解持续时间(DOR)为22.9个月。
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为7.4个月,中位总生存期(OS)为17.7个月。
KEYNOTE-775试验:
这是一项多中心、开放标签、随机对照的Ⅲ期研究。
纳入了827例晚期、复发性或转移性子宫内膜癌患者,这些患者在接受至少一种铂类化疗方案后发生疾病进展。
患者被随机分配接受仑伐替尼联合帕博利珠单抗或医师选择的化疗(多柔比星或紫杉醇)。
联合治疗组的中位PFS为7.3个月,而化疗组为3.8个月(HR=0.56;95% CI: 0.48~0.66)。
联合治疗组的中位OS为18.7个月,化疗组为11.9个月(HR=0.65;95% CI: 0.55~0.77)。
在错配修复功能正常(pMMR)的患者中,联合治疗组同样显示出PFS和OS的显著延长。
安全性与耐受性数据
KEYNOTE-146试验:
104例(96.3%)患者发生了任意级别的治疗相关不良事件(AE)。
最常见的≥3级治疗相关紧急不良事件为高血压(33.3%)、脂肪酶升高(9.3%)、疲劳(8.3%)和腹泻(7.4%)。
≤3级治疗期间出现的不良事件(TEAE)发生率为87.0%,≥4级TEAE的发生率为9.3%。
在主要分析中,32.4%的患者报告了严重治疗相关TEAE,2例患者因治疗死亡。
治疗相关TEAE导致21.3%的患者停药。
KEYNOTE-775试验:
在联合治疗组中,几乎所有患者(>99%)在治疗期间都出现了不良事件。
最常见的AE是高血压(64.0%),而在化疗组中,最常见的AE是贫血(48.7%)。
联合治疗组88.9%的患者发生≥3级不良事件,而化疗组为72.7%。
联合治疗组最常见的严重不良事件是高血压(4.2%),化疗组则为发热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4.1%)。
联合治疗组5.7%的患者发生5级不良事件,化疗组则为4.9%。
耐受性观察
在KEYNOTE-146和KEYNOTE-775试验中,尽管联合治疗组的不良事件发生率较高,但大多数事件是可控的,且通过支持疗法和剂量调整可以有效管理。
帕博利珠单抗和仑伐替尼联合治疗对于既往铂类治疗失败的 MSS 或 pMMR 晚期和复发性子宫内膜癌患者来说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案。这种组合应常规提供给全身铂类和紫杉烷化疗进展或复发后的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