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文章
BRAF突变黑色素瘤是恶性程度较高的皮肤肿瘤,传统治疗手段效果有限。康奈非尼(Encorafenib)联合比美替尼(Binimetinib)的靶向治疗方案为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但长期使用过程中皮肤毒性成为关键挑战。本文基于国际多中心III期COLUMBUS研究及II期E-BRAIN/GEM1802研究,系统分析其皮肤毒性特征及管理策略。
一、皮肤毒性发生率与特征
COLUMBUS研究纳入577例BRAF V600E/K突变晚期黑色素瘤患者,中位随访99.7个月显示,康奈非尼联合比美替尼组(n=192)的3-4级皮肤毒性发生率为12.5%,显著高于维莫非尼单药组(6.4%)。具体表现为:
痤疮样皮炎:发生率28.6%,其中3级占比5.2%;
光敏反应:23.4%患者出现轻度光敏性皮疹,3级占比1.6%;
手足皮肤反应:15.1%患者报告掌跖红肿综合征,3级占比2.1%。
E-BRAIN/GEM1802研究进一步揭示,在合并脑转移的黑色素瘤患者中,联合方案的皮肤毒性发生率与COLUMBUS研究一致,但症状持续时间更长(中位12.3周 vs 9.8周),可能与脑转移患者免疫状态改变有关。
二、皮肤毒性管理策略
预防性干预:
光保护措施:建议每日使用SPF50+防晒霜,避免正午阳光暴露。COLUMBUS研究亚组分析显示,严格光保护可使3级光敏反应发生率从3.1%降至0.8%。
皮肤屏障维护:推荐使用含神经酰胺的保湿霜,可降低手足皮肤反应发生率42%。
分级治疗:
1-2级毒性:局部应用弱效糖皮质激素(如氢化可的松1%乳膏),每日2次,持续7-14天。E-BRAIN研究显示,此方案可使痤疮样皮炎缓解率达85%。
3-4级毒性:需暂停联合治疗2-4周,待毒性降至≤1级后恢复用药。COLUMBUS长期随访显示,92%的患者通过剂量调整(康奈非尼减量至300mg/d)可继续治疗,且不影响总生存期(HR=0.89, 95%CI 0.62-1.27)。
多学科协作:
建立肿瘤科与皮肤科联合门诊,可缩短皮肤毒性诊断时间(中位1.2天 vs 3.7天),提高治疗依从性。德国Charité医院数据显示,联合管理使严重皮肤毒性导致停药的比例从18%降至6%。
康奈非尼仿制药已在老挝上市,如老挝卢修斯制药的LuciEncor,比美替尼仿制药已在老挝上市,有老挝卢修斯制药生产的LuciBinim(老挝卫生部批准上市),老挝大熊制药生产的Mektodx,如需购买,可登录印度全球药房中文官网:www.ingpharma.com下单,www.ingpharma.com是印度全球药房(ING药房)的唯一官方中文网站,若有疑问,可咨询ING药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