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文章
在肺癌治疗领域,靶向药物的发展为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达克替尼作为第二代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TKI),其长期生存数据与一代TKI的对比备受关注。
从无进展生存期(PFS)来看,ARCHER 1050研究给出了明确答案。该研究纳入452例新诊断为具有EGFR突变(19外显子缺失或21外显子L858R点突变±20 T790M突变)的IIIB/IV期或复发性且无中枢神经系统(CNS)转移的、没有经过系统性治疗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按1:1随机分配到达克替尼组和吉非替尼组。达克替尼组的中位PFS为14.7个月,而吉非替尼组为9.2个月,达克替尼使PFS延长了5.5个月。在中国人群中,达克替尼一线治疗的PFS更是长达18.4个月,相比吉非替尼的11.1个月,延长了7.3个月。
总生存期(OS)方面,2018年ASCO年会公布的数据显示,达克替尼中位OS为34.1个月,吉非替尼为26.8个月,达克替尼将OS延长了7.3个月。2019年ESMO Asia会议公布的亚洲患者亚组分析结果更令人振奋,达克替尼较吉非替尼的中位OS延长了8.6个月,分别为37.7个月和29.1个月;中位PFS延长了7.2个月,分别为16.5个月和9.3个月。
达克替尼对EGFR的两大突变类型疗效接近,对21号外显子突变患者可能更具优势。在出现耐药的患者中,达克替尼组只有1例发生脑转移,而吉非替尼组有十几例,提示达克替尼或许可以延缓脑转移的发生。
不过,达克替尼也存在一定局限性。其3级以上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吉非替尼,减量率也大于后者,说明总体副作用略大于一代药物。但通过剂量调整,初始剂量使用45mg,用药几周后根据患者耐受性降低剂量至30mg,既不影响疗效,又降低了副作用。
综合来看,达克替尼在延长患者无进展生存期和总生存期方面表现优异,对特定突变类型患者更具优势,尽管副作用相对较大,但通过合理管理仍可为患者带来显著生存获益,在EGFR阳性晚期肺癌患者一线治疗中具有重要地位。
与第一代 EGFR-TKI 相比,达克替尼代表了一种强大的新治疗选择。达克替尼仿制药DACOCARE已在孟加拉上市,患者如需购买达克替尼仿制药DACOCARE,可登录印度全球药房中文官网:www.ingpharma.com下单,www.ingpharma.com是印度全球药房(ING药房)的唯一官方中文网站,若有疑问,可咨询ING药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