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文章
伊曲莫德的作用机制
伊曲莫德通过与S1P受体1、4和5结合,抑制淋巴细胞从淋巴组织向炎症部位的迁移,从而减少肠道黏膜的免疫细胞浸润,降低促炎细胞因子水平。这一机制使其在IBD治疗中具有独特的免疫调节作用,且避免了传统免疫抑制剂的广泛免疫抑制风险。
溃疡性结肠炎(UC)治疗数据
1. 亚洲多中心III期临床研究(ES101002)
研究设计:340例中重度活动性UC患者随机接受伊曲莫德2 mg/天或安慰剂治疗,诱导期12周后,应答者进入40周维持期。
疗效数据:
诱导期:第12周时,伊曲莫德组临床缓解率达40.6%(vs. 安慰剂组7.4%,P<0.0001),黏膜愈合率38.2%(vs. 10.3%,P<0.0001)。
维持期:第40周时,伊曲莫德组临床缓解率48.1%(vs. 安慰剂组12.5%,P<0.0001),内镜改善率61.0%(vs. 15.0%,P<0.0001)。
安全性:治疗相关不良事件(TEAE)多为轻至中度,3级及以上TEAE发生率10.4%(vs. 安慰剂组13.6%),未发生4级TEAE或死亡。
2. 全球III期ELEVATE UC研究
研究设计:纳入孤立性直肠炎患者(直肠受累<10 cm),评估伊曲莫德2 mg/天的疗效。
疗效数据:第12周时,伊曲莫德组临床缓解率42.9%(vs. 安慰剂组13.6%,P<0.01),内镜改善率52.4%(vs. 22.7%,P<0.01)。
克罗恩病(CD)治疗数据
1. ELEVATE CD 52周研究
研究设计:难治性CD患者随机接受伊曲莫德2 mg/天或安慰剂治疗。
疗效数据:第24周时,伊曲莫德组临床缓解率27%(vs. 安慰剂组7%,P=0.002),内镜应答率39%(vs. 15%,P<0.001)。
安全性:3级及以上TEAE发生率14.2%(vs. 安慰剂组18.3%),未发生严重机会性感染。
2. 真实世界病例报告
病例1:21岁男性CD患者,对英夫利西单抗和阿达木单抗耐药,接受伊曲莫德治疗后12周CDAI从320降至150,SES-CD从12降至4。
病例2:45岁女性CD患者,合并肛周瘘管,伊曲莫德治疗24周后瘘管完全闭合,CRP从45 mg/L降至8 mg/L。
安全性特征分析
常见不良反应:
1-2级:头痛(8%)、恶心(6%)、淋巴细胞计数降低(4.5%)。
3级及以上:高血压(2.1%)、转氨酶升高(1.5%)。
特殊关注事件:
心动过缓:发生率<1%,建议基线及治疗期间监测心电图。
感染风险:未显著增加严重机会性感染,但需警惕带状疱疹(发生率0.8%)。
长期安全性:
52周研究显示,伊曲莫德组严重不良事件发生率7.8%(vs. 安慰剂组8.6%),未出现新的安全性信号。
临床应用建议
患者选择:
适用于对传统疗法或生物制剂反应不足的中重度UC/CD患者。
孤立性直肠炎患者可优先考虑伊曲莫德(ELEVATE UC研究支持)。
剂量调整:
起始剂量2 mg/天,无需剂量滴定。
肝功能不全患者(Child-Pugh B/C级)慎用。
监测指标:
基线及治疗期间每3个月监测肝功能、淋巴细胞计数。
长期治疗需评估血脂、血压及眼科检查(视网膜色素上皮脱离风险)。
伊曲莫德通过精准的S1P受体调节机制,在UC和CD治疗中展现出高效、安全的临床价值。其每日一次的口服方案、良好的耐受性及对孤立性直肠炎的独特疗效,为IBD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随着适应症扩展及联合治疗策略的优化,伊曲莫德有望成为IBD治疗的核心药物之一。
如需购买伊曲莫德(Etrasimod),可登录印度全球药房中文官网:www.ingpharma.com 下单,www.ingpharma.com是印度全球药房(ING药房)的唯一官方中文网站,若有疑问,可咨询ING药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