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文章
关于Olverembatinib(HQP-1351,耐立克)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的更详细的试验研究数据:
Olverembatinib是一种新型的口服活性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通过靶向BCR::ABL1酪氨酸激酶的ATP结合位点发挥作用。针对携带T315I突变的CML患者,Olverembatinib展现出了显著的疗效和安全性。
1. 1期临床试验数据
研究设计:评估了Olverembatinib在中国成人CML患者中的安全性、耐受性、药代动力学特性和初步疗效。
患者群体:纳入了51名对TKI耐药或不耐受的CML患者,包括CML-CP和Ph+ ALL患者。
剂量与给药:患者被随机分配到不同剂量的Olverembatinib组(30mg、40mg、50mg,每隔一天给药一次)。
主要发现:
· 在9个月的中位随访中,23名可评估的耐药CML患者中,77.8%的患者获得了完全细胞遗传学反应(CCyR),43.5%的患者获得了主要分子反应(MMR)。
· 对于之前使用波那提尼失败的患者,CCyR率为83.3%,MMR率为42.9%。
· 在BCR-ABL T315I突变的肿瘤患者中,CCyR率为87.5%,MMR率为55.6%。
· 在没有T315I突变的患者中,这些比率分别为70%和35.7%。
2. 2期临床试验数据
研究设计:评估了Olverembatinib与现有最佳治疗(BAT)在TKI耐药或不耐受的CML-CP患者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患者群体:纳入了144例患者,其中Olverembatinib组96例,BAT组48例。
剂量与给药:Olverembatinib组每隔一天给药40mg。
主要发现:
· 在36个月的中位随访中,Olverembatinib组的主要细胞遗传学反应(MCyR)累积发生率为48%,而BAT组仅为30%。
· Olverembatinib组的完全细胞遗传学反应(CCyR)累积发生率为37%,BAT组为16%。
· Olverembatinib组的主要分子反应(MMR)累积发生率为27%,BAT组为10%。
· Olverembatinib组的中位无事件生存期(EFS)显著长于BAT组。
3. 安全性数据
· 常见不良反应:包括血小板减少症、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减少症、贫血、AST和ALT升高、血胆红素升高、皮肤色素沉着、高甘油三酯血症、蛋白尿等。
· 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且大多数为血液系统相关的不良反应。
· 耐受性:总体而言,患者对Olverembatinib的耐受性良好,尽管有部分患者出现不良反应,但这些反应大多是可管理的。
根据临床试验数据,Olverembatinib在治疗携带T315I突变的CML患者方面展现出了显著的疗效和安全性。与现有最佳治疗相比,Olverembatinib能够更有效地诱导细胞遗传学应答和分子学应答,并延长患者的无事件生存期。此外,患者对Olverembatinib的耐受性良好,尽管有部分患者出现不良反应,但这些反应大多是可管理的。
这些数据支持Olverembatinib作为携带T315I突变的CML患者的一种有效且安全的治疗选择。
普纳替尼仿制药已在孟加拉、老挝上市,孟加拉碧康制药的PONATINIX和孟加拉耀品国际制药的PONAXEN,另外还有老挝卢修斯制药的LuciPona。如需购买Olverembatinib、普纳替尼,可登录印度全球药房中文官网:www.ingpharma.com下单。www.ingpharma.com是印度全球药房的唯一官方中文网站,若有任何疑问,请咨询ING药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