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文章
慢性髓系白血病(CML)是一种因BCR-ABL1融合基因异常表达导致的恶性血液病,传统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虽显著改善了患者生存,但耐药问题仍是临床治疗的核心挑战。阿西米尼(Asciminib)作为全球首个特异性靶向ABL肉豆蔻酰口袋(STAMP)的变构抑制剂,凭借独特的作用机制与突破性疗效,为CML治疗开辟了新路径。
新机制:突破传统TKI的耐药困局
传统TKI通过竞争性结合BCR-ABL1激酶的ATP结合位点发挥作用,但约20%-30%患者因T315I突变等导致药物结合位点改变,产生耐药性。阿西米尼独辟蹊径,靶向激酶结构域的“肉豆蔻酰口袋”——一个位于ATP结合位点外的脂质结合区域。通过与该位点结合,阿西米尼可稳定激酶的非活性构象,阻断其致癌信号传导。这种变构抑制机制使其对T315I突变及F317L、V299L等ATP结合位点耐药突变均保持强效活性,解决了传统TKI无法覆盖的耐药突变类型。
疗效优势:从“生存延长”到“深度缓解”
阿西米尼的疗效优势体现在三方面:
突破耐药瓶颈:针对既往接受过两种及以上TKI治疗的患者,阿西米尼单药治疗的主要分子学反应(MMR)率达37.6%,显著高于传统TKI的15.8%;针对T315I突变患者,24周MMR率达45.9%,96周提升至84%,为多重耐药患者提供了“最后一道防线”。
提升治疗安全性:传统TKI因脱靶毒性导致3-4级不良事件发生率高达60%-70%,而阿西米尼通过精准靶向BCR-ABL1肉豆蔻酰口袋,显著降低了脱靶毒性。其≥3级不良事件发生率仅为56.4%,因不良反应导致治疗中断的比例仅7.7%,远低于传统TKI的26.3%。
优化一线治疗格局:在新诊断CML患者的III期ASC4FIRST研究中,阿西米尼组第48周MMR率达67.7%,显著高于标准治疗组的49.0%;深度分子学反应(MR4.5)率达30.9%,较标准治疗组提升74.6%,且5年总生存率估计值达92%,支持其作为新诊断患者的一线治疗选择。
阿西米尼的机制创新与疗效突破,标志着CML治疗从“抑制肿瘤生长”向“精准消除耐药克隆”的范式转变,为患者提供了更持久、更安全的治疗方案。
阿西米尼asciminib仿制药已在老挝上市,商品名为:LuciAsc(老挝卫生部批准上市)。如需购买阿西米尼仿制药,可登录印度全球药房中文官网:www.ingpharma.com下单。www.ingpharma.com是印度全球药房的唯一官方中文网站,若有任何疑问,请咨询ING药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