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文章
厄达替尼作为全球首个针对FGFR基因突变的口服靶向药物,在转移性尿路上皮癌治疗中展现出突破性疗效,但其治疗过程中可能引发的高磷血症、眼部毒性及消化道反应需通过系统性管理实现风险可控。
高磷血症的监测与饮食干预
厄达替尼通过抑制FGFR信号通路导致血磷水平升高,约76%的患者出现血清磷酸盐超标,中位发生时间为用药后20天。治疗初期需在第14-21天进行首次血磷检测,此后每月监测一次。当血磷>5.5mg/dL时,应立即启动低磷饮食干预,包括限制乳制品、坚果、豆类及加工肉类摄入,同时增加水分摄入促进排泄。若血磷>7.0mg/dL,需暂停用药直至降至<5.5mg/dL,恢复用药时剂量降低20%。
眼部毒性的分级处理
中心性浆液性视网膜病变(CSR)和视网膜色素上皮脱离(RPED)是厄达替尼最需警惕的副作用,发生率达25%。治疗前需完成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检查,治疗前4个月每月复查一次,之后每3个月评估。当患者出现视物模糊、飞蚊症或视野缺损时,应立即暂停用药并进行眼底荧光血管造影。若4周内症状未缓解或达到4级毒性(如视网膜脱离),需永久停药并转诊至眼科专科。某临床案例显示,一名52岁患者在用药第50天出现3级CSR,经暂停用药3周后OCT显示视网膜复位,恢复用药时剂量降至8mg/日,后续治疗期间未再发生眼部事件。
消化道反应的对症支持
口腔黏膜炎和腹泻是厄达替尼最常见的消化道副作用,发生率分别达32%和28%。对于1-2级口腔黏膜炎,建议使用含利多卡因的漱口水缓解疼痛,同时避免辛辣、过烫食物;3级以上黏膜炎需暂停用药并给予静脉营养支持。腹泻管理方面,1级腹泻可通过补充电解质溶液控制,2级以上需使用洛哌丁胺,若每日排便次数>7次或出现血便,应立即停药并排查感染性腹泻。例如,某48岁患者用药第2周出现3级腹泻,经暂停用药3天并使用蒙脱石散治疗,症状缓解后以8mg/日剂量恢复用药,后续通过调整饮食结构未再发生严重腹泻。
特殊人群的用药调整
妊娠期女性使用厄达替尼可能增加胎儿畸形风险,用药期间及停药后1个月内需采取双重避孕措施。哺乳期妇女应暂停哺乳,因药物可能通过乳汁分泌。轻度肝功能不全患者无需调整剂量,但中重度肝功能损害者需将起始剂量降至6mg/日,并每2周监测肝功能指标。肌酐清除率<30mL/min的肾功能不全患者,初始剂量应减至4mg/日,同时密切监测血肌酐和电解质水平。
厄达替尼仿制药现已于老挝正式上市,其中包含卢修斯制药推出的LuciErda、老挝东盟制药的Erdaini,以及孟加拉耀品国际制药的Erdanib等多个版本,为患者提供了更多选择。若您有意购买Erdafitinib厄达替尼的原研药或上述任一仿制药,均可通过印度全球药房的官方中文网站:http://www.ingpharma.com进行便捷下单。该网站作为印度全球药房在中国的唯一官方中文平台,确保药品来源正规、品质可靠。在下单过程中,如有任何疑问或需要进一步了解药品信息,请随时联系ING药房的客服团队,我们将竭诚为您提供专业的解答与帮助。
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