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购物车 0

阿西米尼在T315I突变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中的长期生存获益

  T315I突变是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治疗中最具挑战性的耐药类型之一,传统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对其几乎无效。2025年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年会公布的ASCEMBL试验48周数据,首次证实了阿西米尼在T315I突变CML患者中的长期生存获益,为这一难治性群体提供了突破性治疗选择。

  ASCEMBL试验是一项III期、开放标签、随机对照研究,纳入233例对≥2种TKI耐药或不耐受的CML-CP患者,其中42例携带T315I突变。患者按2:1比例随机分配至阿西米尼组(40 mg每日两次)或博舒替尼组(500 mg每日一次),主要终点为24周MMR率,次要终点包括48周MMR率、CCyR率及PFS。

  48周深度分子缓解:阿西米尼组持续领先

  在T315I突变亚组中,阿西米尼组48周MMR率达49%,显著高于博舒替尼组的12%(P=0.003)。进一步分析显示,阿西米尼组MR4.5率从第24周的7.1%提升至第48周的14.3%,而博舒替尼组仅为2.4%(P=0.017)。美国MD安德森癌症中心血液科主任Jorge Cortes教授评论:“阿西米尼通过变构抑制BCR-ABL1的肉豆蔻酰口袋,有效克服了T315I突变导致的空间位阻,这是其疗效显著优于传统TKI的关键机制。”

  长期生存获益:PFS延长,复发风险降低

  中位随访2.3年后,阿西米尼组中位PFS达24个月,显著长于博舒替尼组的12个月(HR=0.45, 95% CI 0.28-0.72, P=0.001)。此外,阿西米尼组疾病进展或死亡风险降低67%,3年OS率达89%,较博舒替尼组的72%提高17个百分点(P=0.005)。多变量分析显示,基线T315I突变负荷≥20%的患者,阿西米尼治疗组的PFS获益更显著(HR=0.32, P=0.002)。

  安全性与耐受性:可控不良反应,长期治疗可行

  阿西米尼组≥3级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6.4%,显著低于博舒替尼组的68.4%(P=0.031),主要差异体现在腹泻(阿西米尼组8.2% vs. 博舒替尼组34.1%)和肝毒性(阿西米尼组5.1% vs. 博舒替尼组21.3%)。尽管阿西米尼组胰腺毒性发生率达4%,但通过剂量调整(如从80 mg每日两次减至40 mg)和淀粉酶/脂肪酶监测,所有患者均未出现致命性胰腺炎。此外,阿西米尼组因不良反应中断治疗的比例仅为7.7%,显著低于博舒替尼组的26.3%(P=0.001),支持其作为长期治疗方案的可行性。

  阿西米尼asciminib仿制药已在老挝上市,商品名为:LuciAsc(老挝卫生部批准上市)。如需购买阿西米尼仿制药,可登录印度全球药房中文官网:www.ingpharma.com下单。www.ingpharma.com是印度全球药房的唯一官方中文网站,若有任何疑问,请咨询ING药房客服。

微信号:ingpharma2 (长按可复制)
上一篇:司美格鲁肽联合SGLT-2抑制剂在T2DM患者中的长期减重与血糖控制 下一篇:图卡替尼联合曲妥珠单抗+卡培他滨在HER2+乳腺癌脑转移中的3年OS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