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文章
BRAF突变是黑色素瘤最常见的驱动基因变异,中国患者突变率约为20%-25%。曲美替尼(Trametinib)作为MEK抑制剂,与BRAF抑制剂达拉非尼(Dabrafenib)联合使用,通过双重阻断MAPK信号通路,已成为BRAF
V600突变黑色素瘤的标准治疗方案。2024年《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发表的COMBI-AD研究最终随访结果,为这一方案提供了长达10年的生存数据,揭示了其在辅助治疗领域的突破性价值。
长期生存获益:近半数患者10年未复发
COMBI-AD研究纳入870例BRAF V600突变(含V600E/K亚型)的Ⅲ期黑色素瘤患者,随机分配至达拉非尼(150mg bid)联合曲美替尼(2mg qd)组或安慰剂组,治疗持续12个月。中位随访8.33年后,联合治疗组的中位无复发生存期(RFS)达93.1个月,而安慰剂组仅16.6个月,复发风险降低48%(HR=0.52,95%CI 0.43-0.63)。10年RFS率分别为48% vs 32%,无远处转移生存期(DMFS)率达63% vs 48%,黑色素瘤特异性死亡风险降低22%(HR=0.78,95%CI 0.59-1.02)。
亚组分析显示,BRAF V600E突变患者获益更显著,死亡风险降低25%(HR=0.75,95%CI 0.58-0.96),而V600K突变患者总生存趋势相反(HR=1.95,95%CI 0.84-4.50),提示需进一步探索该亚型的治疗策略。中国多中心回顾性研究进一步验证了延长辅助治疗的可行性:接受超过1年联合治疗的患者,复发率较标准1年组降低67%(11.7% vs 37.8%,HR=2.42,p=0.035),且未增加3-4级不良反应风险。
安全性特征:可控的长期毒性
联合治疗组3-4级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1%,高于安慰剂组的13%,但多为已知反应(如发热、疲劳、皮疹),未发现新安全性信号。发热是常见不良反应,发生率达68%,但通过物理降温或短暂停药可控制。严重皮肤毒性(如痤疮样皮炎)需局部使用糖皮质激素,仅3%患者因不良反应永久停药。心脏毒性方面,左室射血分数(LVEF)下降发生率为4%-8%,但仅0.5%患者需永久停药;QT间期延长发生率为2%-3%,通过心电图监测可早期干预。
曲美替尼仿制药TRAMEDX已在老挝上市,LuciTram曲美替尼仿制药由老挝卢修斯制药生产,另外还有土耳其版原研药,达拉非尼仿制药PHODABRA已在孟加拉上市,达拉非尼老挝生产的DABRADX已获得老挝卫生部门批准合法上市,达拉非尼还有土耳其原研药,如需购买曲美替尼和达拉非尼仿制药或原研药,可登录印度全球药房中文官网:www.ingpharma.com下单。www.ingpharma.com是印度全球药房的唯一官方中文网站,若有任何疑问,请咨询ING药房客服。